泉州约会胜地的变迁 重温不同年代的浪漫
发布时间:2023-08-22 14:45:28 文章来源:泉州经济网
20世纪50年代的侨光影剧院(蔡其呈供图)电影院兑票券(吴伟新供图)男女青

20世纪50年代的侨光影剧院(蔡其呈 供图)

电影院兑票券(吴伟新 供图)

男女青年在百源川池拱桥旁留影(资料图)


【资料图】

文化宫歌舞厅(资料图)

20世纪80年代的游乐园(资料图)

20世纪90年代末开业的泉州第一家麦当劳,成了泉州青年约会场所之一。(资料图)

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因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传说,七夕节被视为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。斗转星移,时空变幻,不同年代烙印着不同的爱情痕迹,值得重温、回味。“七夕”来临之际,记者走访了数对不同年龄段的夫妻或情侣,听他们讲述不同年代的约会方式和约会胜地,感受中国式的浪漫爱情。

20世纪五六十年代

看侨光吃远芳 逛百货买丝巾

“看侨光,吃远芳”,老一辈的泉州人都知道这句口头禅,这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最有范的约会方式。

“中山路曾经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。”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怀1959年出生于泉州城南横街的古大厝,自他记事起,中山路几乎汇聚了年轻人喜爱的“约会打卡点”,比如侨光电影院、远芳饭店、福人颐饭店、百货商店。

当时的侨光电影院,带有浓郁的华侨建筑风情,门前6根硕大的罗马廊柱,显得庄严典雅又洋气。自1955年元旦正式投入使用后,侨光电影院一度成为福建省内最豪华、最大的影剧院。最初,侨光影剧院只演戏剧,1956年开始放映电影。

“我表姐家住晋江池店,当年她相亲后,男方骑着自行车载她进泉州城,先到侨光电影院看电影,再到隔壁的远芳饭店吃饭,然后去逛百货商店。当时男方还买了手绢和装饰品送给表姐。”蔡永怀说,他后来了解到,当时很多住在市郊的女孩没进过城,进城一趟对她们而言可是一件大事。

时代之约 到侨光电影院看一场电影,在远芳饭店吃几个小笼包,再到百货商店买一块丝巾作为定情物——这是属于中山路的浪漫旧时光,也是那个年代的浪漫见证。

20世纪七八十年代

逛夜市进舞厅 文化宫八角亭留个影

今年60多岁的周女士家住鲤城区观东巷。她下过乡,种过地,当过工人。提起那个年代的爱情,她说,人们谈恋爱含蓄而保守,常见的约会方式是一起出去散步、逛公园、看电影,有时候也会骑着自行车兜风,谈理想、谈人生、谈工作和生活。大伙也会结伴出行,吃雪糕、喝饮料、听港台流行音乐。

“20世纪80年代,大家喜欢逛泉州市工人文化宫,百源川池南畔的夜市是当时泉州市区晚上最热闹的地方。”周女士介绍,工人文化宫曾是古城泉州的文化中心,是很多人最初接触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,影响了好几代人。她回忆,当时她和丈夫经常去逛百源川池南畔的夜市,周末会特地到文化宫八角亭、曲桥、琵琶仙女雕塑前留影,文化宫里有个游乐园,碰碰车、旋转木马、小火车等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。

这个时期的侨光电影院,依然是泉州青年人的约会胜地之一。侨光电影院设备很先进,1983年就安装了冷气,1987年在全省率先安装立体声还音系统,因此几乎每场都满座,鼎盛时期曾创下年总票房超100万元的傲人成绩,是当时显赫的“百万票房电影院”。与此同时,泉州地面上的电影院增多,到了后期,电影院还开展多种经营,包括录像厅、镭射电影厅、电子游艺室、桌球室等,是不少青年约会的好选择。

时代之约 恋人互送题诗的笔记本、书籍,里面夹着写着约会地点的小纸条。泉州市工人文化宫、百源川池南畔的夜市、侨光电影院、泉州影剧院,还有越开越多的舞厅迪厅,都是浪漫约会地。

年轻人对探索城市的热情持续高涨,相约漫游于城市的大街小巷,邂逅未知的惊喜。

百源川池依旧是情侣约会的好地方

寺庙祈福

千禧年前后

KTV里一展歌喉 溜冰场上挥洒青春

20世纪90年代,受改革开放的影响,泉州街头的酒吧和卡拉OK迪厅生意红火,当时年轻人最“摩登”的体现就是跳舞。舞池、探戈、镭射灯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最潮的夜生活。

遍地开花的溜冰场,也是当时备受热捧的娱乐场所。余先生和颜女士是对“80后”夫妻,在他们的青春里,滚轴溜冰场是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“那时候叫溜旱冰,一张票大约5元,不限时,一天随便玩,直到你滑不动了为止。”余先生说,他和妻子当时还是学生,周末经常相约一起去溜冰,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迪斯科舞曲,溜冰场是许多新潮青年的约会地点。

千禧年前后,泉州的KTV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,大街上的KTV逐渐多了起来,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喜欢到KTV去一展歌喉。

与此同时,泉州街头上的西餐厅、快捷餐饮店、咖啡厅,也成为人们的约会地。颜女士回忆,20世纪90年代末,泉州第一家麦当劳“落户”古城,开业当天人山人海,她和颜先生也赶趟体验了一番。此外,东湖公园、西湖公园、刺桐公园等多个公园建成投用,泉州青年可选择的约会场所多了起来。

时代之约 在公园、街头广场、公交车上,可以见到成双成对的情侣,看电影、K歌、喝咖啡都是不错的约会方式。人们用手机、Email替代书信传情。

2020年以后

观星看展追演唱会 一起到开元寺祈福

随着社会的发展,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,如今的情侣们约会方式和约会场所花样出新。看展、观星、Cityride(城市骑行)、汉服游园、追演唱会、逛创意市集、寺庙祈福、玩密室逃脱游戏,成为年轻情侣约会游玩的新鲜关键词。

家住泉州市区丰泽街的“00后”小张是一名大三学生,这两天,他特地带着籍贯江西的女友小鱼游泉州古城、看海、观展。“抓住暑假的尾巴,我们一起去西街、中山路,逛一逛那些古色古香的街坊,去了泉州海交馆、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看看展览,还去了关岳庙、天后宫和开元寺祈福。”小张告诉记者,文艺、国潮、慢节奏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青睐的元素,除了看展,他们还想去逛文创市集、听演唱会。

“95后”小伙王炜说,现在恋爱中的年轻情侣,大多是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,5G手机的普及和社交软件的风靡,让他们的爱情在拇指和键盘间升温。除了线上的实时沟通,年轻人的约会场所不再局限于广场、球场、公园、影院、舞厅等见证集体记忆的约会场所,大家会更倾向于文化体验和探索城市。继Citywalk(城市漫步)后,Cityride开始悄然风行,“Cityride更随意、更休闲,大家可以用自行车、电动车代替双脚,漫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在休闲骑行中释放压力、感受甜蜜。”

时代之约 比起“去哪玩”,当代年轻人更关注“玩什么”。当下的情侣们更喜欢旅行、玩转博物馆看展、骑行探索城市、海滩看夕阳、逛夜市品美食、穿汉服逛国风手作市集、到寺庙祈福……

泉州习俗

七夕“做十六岁” 成人礼“牵出花园”

过七夕节,除了“穿针乞巧”这一习俗,闽南人家还有“新契”“脱契”等独特的风俗。

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监事许月才介绍,农历七月初七“七夕节”,闽南人称为“七娘妈生”(源自牛郎织女“七月七日会天河”的故事)。这一天,有一岁或十六岁孩子的家庭最热闹,因一岁的孩子要拜七娘妈为“干娘”,可以获得她的庇佑,俗称“新契”;十六岁的孩子要拜谢七娘妈,意为根基已固,可以独立生活,俗称“脱契”或“洗契”。

《晋江民俗风情》一书中记载:在闽南,做“十六岁”时流行一种奇特的礼俗——“牵出花园”,这是为十六岁子女跨入成年而举行的成年礼。七夕节这一天,父母把事先裁好的新衣、新鞋、新帽给十六岁的子女穿戴上,男的加冠,女的加笄。如此,男女青年就像披上节日盛装似的,打扮得分外潇洒俊俏。十六岁的儿女腋窝下要夹一把新伞,背上斜挎一个布包袱,宛如书生上京赴试。这天早餐是象征大吉圆满的红丸子,寓意阖家团圆、生活甜美。父母要领着儿女祭祀列祖列宗,拜谢“床公床婆”这一儿时的“摇篮”,告知它们孩子长大成人。家中辈分高的女性把孩子牵出“花园”外,让他们独自带着雨伞到村外围走一圈再回家,寓意日后倘若远走异国他乡,不忘故土家乡。

标签:

资讯播报

乐活HOT

娱乐LOVE

精彩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