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小水电绿色发展试点县 德化小水电展新活力
发布时间:2023-08-21 14:45:26 文章来源:泉州经济网
德化县小水电集控中心通过数字化引导全域小水电站集中运行、统一管理龙

德化县小水电集控中心通过数字化引导全域小水电站集中运行、统一管理


【资料图】

龙门滩镇碧坑水库生态跌坎吸引村民和游客前来游玩

电站改造后,雷峰镇潘祠村河岸优美,河水清澈。

如果把一座水电站比作一颗星,那德化县可谓是“星光璀璨”。该县共有水电站140座,装机容量约28.7万千瓦,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,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近年来,该县以水电绿色发展为目标,提出创建小水电绿色发展试点县工作目标,推动水电站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。

绿色水电 助力生态旅游

水利万物而不争,水电站悄悄地影响着德化县旅游业的发展。每年夏天,该县石龙溪皮划艇漂流项目吸引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游玩。位于南埕镇枣坑村的石龙溪一级、二级电站合理安排,一边发电创收,一边对水流合理调控,在游客较多时供水充足,给游客们带来好玩刺激的体验。这时候的电站,就像是“上帝之手”一样操控着整个乐园欢呼声的起伏。

在雷峰镇潘祠村,该镇副镇长苏金超介绍,在潘祠电站绿色改造之前,生态下泄流量排放并不规范,导致流域周边的生态受到一定影响,而如今通过合理调控水流,河岸两边植被茂盛,河水清澈,环境优美。河岸两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,正当夏,荷花开得特别美丽动人。游客纷纷前来观赏,游客孙金思告诉笔者:“这里环境清幽,山美水美,这条河流水深正好,水质也很好,我们经常带小孩来这里玩玩纯天然的水,多接触大自然,让小孩像我自己小时候一样玩耍,释放天性,他们很开心。”

近年来,该县深化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发展战略,支持培育“绿色生态+旅游”融合发展新业态,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689万人次,旅游收入75.5亿元。

生态修复 推动乡村振兴

在龙门滩碧坑水坝,沿河两岸摆放了许多小摊。当地村民利用闲暇之余将自家的农产品、手工艺品等拿出来出售。村民告诉笔者,现在水坝整改得很漂亮,大家都很喜欢过来玩,特别是生态跌坎,既实用又美观,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那里拍照,到了周末,一天可能有近2000人前来游玩,村民们在这里摆摊做点小本生意,收入也很不错。像这样借助乡村小景点在家门口创业、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,实实在在印证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

“目前,德化县河流生态旅游示范片完成雷峰镇、南埕镇、桂阳乡闽江流域河道清淤整治共13公里,河流生态修复示范片龙门滩镇完成河道整治8公里,建设生态堰坝7处、跌坎5处,景观提升示范片龙浔镇、浔中镇水环境整治8公里。”德化县水利局副局长陈建飞告诉笔者,未来还将投入更大的力度提升河流生态环境,为美丽幸福宜居的乡村环境添砖加瓦。

德化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,整合中小河流治理、生态廊道、水美乡村等河道治理项目,建设生态堰坝、生态跌坎、深潭和浅滩改造等辅助工程,河流生态修复了,环境提升了,乡村变美了。

数字赋能 促进良性循环

生态环境要美,技术也是手段。在杨梅乡雷潭二级水电站,笔者看到电站内部设备运行有序,环境整洁,制度上墙。通过增效扩容改造,装机容量从1400千瓦提升至2500千瓦,近3年平均发电量420万千瓦时。“电站采用大坝增设虹吸管泄放设施,整体设备性能优越,自动化程度高,运行状态良好,配备了流量实时数据监控及视频监控设施,联网接入省生态云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系统。”德化杨梅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彩国说道。通过现代化提升,水电站既兼顾了效益,又保障了环境,还捐资修建当地村庄道路,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。

机器换人,大力推进水电站智能化。德化县小水电集控中心打造“一屏观天下、一键全调度、一网控全域”的集控平台,引导全域小水电站进行集中运行、统一管理,实现运维智慧化、安全生产标准化、生态流量放管常态化。“自信息化集控中心建设完成以来,已有34座水电站完成智能化改造并接入集控中心进行集中运行与管理,初步实现‘无人值班,少人值守’运行模式,缓解了传统电站地处偏远招人难、留人难的问题。”集控中心技术人员吴苍富说道。

德化县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结合“幸福河湖,美丽乡村”的创建需求,从以往以柴烧瓷到用电烧瓷,节约了森林资源,保护了天然林、生态林,减少了水土流失,形成“以水发电、以电护林、以林涵水”的良性循环。绿色水电犹如“绿色游龙”昼夜不息,带动德化一起奔腾向前。

标签:

资讯播报

乐活HOT

娱乐LOVE

精彩推送